2010年3月13日
做學生的條件:十德:1.遭苦能忍2.慈悲深厚3.修習善根4.供養諸佛5.志求勝法6.專求佛智7.深心平等8.親近善友9.心常柔和10.愛樂大乘
做學生的條件,《纓絡經》上給我們講「十德」,這十種德是我們必須要學的。如果具有十 德,我們相信你就會遇到好老師,為什麼?十德是能感,諸佛如來他就應,感應就現前。我 們不具備這個條件,佛不來,來了沒用處,來了怎麼?你無動於衷。所以這個十句就很重要 了。
第一句,遭苦能忍。在我們這個時代非常契合,我們這個 時代無論是修世法、修佛法,尤其 是佛法,真的是苦不堪言,你要不能忍,你就會退轉,這一生空過了。為什麼?我們必須要 曉得,現在是進入到佛法的末法時代,末法時代是有起也有伏,我們現在是在什麼時代?是 在往下坡,走下坡的時候幾乎走到底谷了,為什麼?大家都不認真學。大家都不認真學,你 要認真學,人家看不順眼,總是要想辦法找你麻煩。
遭苦 不能忍就退心,那就完了,所以這是頭一個條件。常常想到世尊滅度的時候教給後世弟 子兩句話,「以戒為師,以苦為師」;換句話說,你要真正發心弘法利生、護持正法,頭一 個你就要想到吃苦,什麼苦都能夠忍受,你才能走這個路子,你才能得到三寶的加持。如果 怕苦,這個路子你走不通,怕難,你也走不通。不怕難、不怕苦,你看到今天眾生多苦,我 們希望我們多吃一點苦,眾生能少吃一點苦,這叫代眾生苦,先決條件。
第二個,慈悲深厚。你能夠真正愛護眾生,尤其是現前這個時代的眾生。老人可憐,年老了 兒孫不養活他,沒有依靠,我們在國外有三十年了,看得很多。外國的老人年老的時候,現 在許多是國家養老,有救濟金給他,物質生活可以不愁了,精神生活完全沒有,每一個老人 心裡心情都不好,所以一天到晚都不講話,所以老人院許多老人都想自殺,活在人間毫無意 義。那我們回過頭來再看兒童,兒童可憐,可憐在什麼地方?沒有機會接受倫理道德因果的 教育,所以他們長大不知道孝順父母,不知道尊敬長輩,學了一些技術,不會做人,明顯的 增長自私自利,這是現在全世界普遍的現象,你看一老一小多可憐。所以我們在最近十年當 中接觸了很多宗教,參加了多次世界和平會議,我們對社會的嚴重性,我們自己心裡很清楚 ,所以極力提倡宗教團結、族群團結,也極力提倡改善養老育幼的教育,讓老人在晚年真正 過一個幸福美滿的晚年,如果有儒釋道三個根的教育,能做得成功。所以學佛就要效法佛菩 薩,像釋迦牟尼佛給我們表演的,做出一生犧牲奉獻。我們今天講忍苦忍難,比釋迦牟尼佛 還差很大一段距離,他是難行能行,難忍能忍,真有慈悲心!沒有深厚的愛心,這個十信也 不能成就。
第三,修習善根。這個善根是講世間善的善根,不貪不瞋不癡三善根,十善業道後面意三就 是講的這個。反過來貪瞋癡,佛給我們講那叫三毒。也就是說,六道裡面所有一切毒害都是 從三毒生的,六道裡面所有一切善法都是從三善根生的,這個重要!自己要認真學,於世出 與世間法沒有貪戀,自己有的能夠布施供養給所需要的人,這是修習善根,財布施。現前這 個社會最缺乏的是聖賢教育,學習倫理道德,以佛弟子的身分在這個世間講經教學,宣揚倫 理道德,這叫護持正法,法布施。法布施果報是聰明智慧,財布施是得財富,施一定有得。 「捨得」是佛學的名詞,社會上很多人用,他不知道出處,這是出自於佛經上的,有捨後面 就有得,得到之後還要把他捨掉,所以捨得是有兩個意思。
第一個意思,你捨一定有得,你 看捨財得財富,捨法得聰明智慧,捨無畏得健康長壽。捨無畏是什麼?譬如照顧一些苦難的 眾生,這裡面有苦有難,照顧老人那就是布施無畏,讓他沒有恐怖、沒有憂慮,讓他心情快 樂,這是布施無畏,得的果報是健康長壽。果報得到之後,還要把它施掉,不要去享受,那 你一享受你就墮落了,就錯了。所以得到的那個還要把它施掉,叫捨得,把得的也捨掉。可 是你愈捨,後面來得就愈多,愈多愈捨,不要留,一留的時候自己立刻就要退轉,我們十信 心就不能圓滿了,十信心不能圓滿就出不了十法界,這個一定要知道。出十法界才是真正的 成就,出十法界你就到一真法界去了,一真法界是諸佛如來的實報莊嚴土。我們現在學的這 個經「十住品」就是一真法界,初入一真法界。所以這是講修學善根,對於三善根要認識, 你不認識,你就不肯修,真正認識你就可以很歡喜的去學習,學這三種布施。
第四個,供養諸佛。人要修福,世出世間最大的福田無過於佛陀,所以供養佛能修大福報。 用什麼方法真正供養佛?給諸位說,弘法利生是真正供養佛,讓社會大眾對於佛法本來的面 目認知了,不再誤會佛教是迷信、佛教是宗教,這叫真正對於佛盡孝心。一定要曉得釋迦牟 尼佛當年在世一生為我們所示現的,求學、教學,十九歲出去求學,三十歲覺悟明白了,大 徹大悟,覺悟之後就開始教學,教了一輩子,七十九歲圓寂的,這四十九年當中沒有一天他 不教人,教學從來沒有間斷過。要知道,一個人去找他,他教一個人,兩個人去找他,他教 兩個人,十幾個人找他,他就教那十幾個人,幾百個人找他,那就教幾百個人。我們在經上 看到的,一生就是講經三百餘會,那個三百餘會就是我們今天講的辦活動,辦班教學,辦活 動三百多次。大的活動,人很多,有上千人,時間長有兩、三年的;小的活動,一個人來找 他,兩、三個小時的,一天兩天。所有活動,所有教學,佛滅度之後,這些弟子們,迦葉、 阿難來領導,同學們聚集在一起,五百大阿羅漢,由阿難尊者把世尊當年這四十九年所說的 東西重新講一遍。阿難尊者是弟子當中記憶力最好,幾乎,他有這種能力,聽一遍之後他不 會忘記,他來複講。同學們替他作證,這個五百阿羅漢同學作證明,阿難講得沒錯,佛確實 是這樣講的,這記錄下來就成為經典,留給後人。所以供養佛是這種供養法。佛陀在世,你 看他的生活多簡單,三衣一缽,日中一食,樹下一宿,他要什麼?什麼都不要,他要後世的 學生世世代代把正法傳下去,正法久住,這是佛的願望。有佛陀的教育,就能幫助眾生破迷 開悟,離苦得樂,這是對佛的真供養,這是對佛真報恩。
第五,志求勝法。自己在這一生當中只有一個目標,一個方向,我什麼都不求,就求佛法, 求佛法裡面最殊勝的佛法。那哪個法殊勝?《華嚴經》殊勝。這個話隋唐時代,那個時候是 佛教在中國的黃金時代,國王大臣護持,各宗各派的祖師大德,帝王都封為國師,這佛法盛 !那一些祖師大德也曾經討論過,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法,這一切經,哪一部經 第一,能夠代表他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法?可以說是許許多多的祖師大德都肯定,《大方廣 佛華嚴經》。所以《華嚴經》就變成了佛法裡面的第一經,世尊講宇宙人生萬有,事實真相 講透了,在這部經上。好是好,菩薩境界,《華嚴經》主要是對哪些人講的?這也是祖師大 德告訴我們的,清涼在這個經前面就講得很清楚,這個法門的對象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換 句話說,十法界裡面的人接受《華嚴》都有困難,像法慧菩薩這樣的人沒有問題了,那我們 真能得利益嗎?佛很慈悲,佛如果不能教一切眾生得真實的利益,得無比殊勝的利益,那就 不能說大慈大悲,佛做到了,我們這一些凡夫俗子業障深重,有沒有方法讓我們也同法身菩 薩一樣在這一生當中能入華嚴境界?這才叫真正慈悲,有!
《華嚴經》末後,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讓我們這一些業障深重的人也能契入《華嚴 》境界,這是無比的殊勝,殊勝當中的殊勝。所以梅光羲老居士在《無量壽經》會集本的序 文裡面寫得很清楚很明白,隋唐時候的高僧大德都肯定《華嚴》是第一,《華嚴》跟《無量 壽》比,《無量壽經》是第一經,為什麼?《華嚴》最後歸《無量壽》,這個意義太深了! 這個功德太殊勝了!我們學《華嚴》,對於整個宇宙萬有有個概略的認識,認識清楚之後, 才曉得他的真相,是相有性無,沒有自性,沒有體,事有理無,有是幻有,空是真空,真空 跟幻有不二。這個認識清楚之後,有什麼好處?好處在真正放下,我們的麻煩就是放不下。 你看大乘經教裡面佛常給我們說,放下執著,你就成阿羅漢了,你就得正覺,你就得到正覺 ,就證得正覺了,就成阿羅漢了,超越六道了,六道就沒有了,放下執著就是。阿羅漢有分 別,他能夠把分別放下,他升級了,他得到正等正覺,不叫阿羅漢了,叫菩薩,他升級了, 阿羅漢升一級就是菩薩了。菩薩能把分別放下,再能把妄想放下,他就證得無上正等正覺, 不叫菩薩了,叫佛陀了,他成佛了,回歸自性,十法界沒有了,所以十法界也是假的,不是 真的。這是說,佛的經你要是聽多了,自然就放下了;要是不聽,沒有透徹了解,你那個堅 固的執著打不破,堅固的執著是六道輪迴的因,第一個因素,你永遠出不了六道輪迴。然後 我們才曉得,供養諸佛、志求勝法,目的就是在學習經教,真正放下。
我們的一生,現在講人生的價值觀,人生的意義何在?專求佛智慧,這是第六。佛是誰?佛 是自己,不是別人。世尊在《華嚴經》講了好幾次,「一切眾生本來是佛」,怎麼會沒有佛 智慧?「出現品」上講得很明白,他說「一切眾生」,這就是十法界所有眾生,「皆有如來 智慧德相」,這沒錯,一切眾生都是佛。又講到「情與無情同圓種智」,講絕了。所以佛智 慧是自己本有的,本有的現在變成沒有了,佛說不是沒有了,是有障礙,障礙著你自性的智 慧,這智慧不能現前。實際上智慧還是現前,它不叫智慧了,叫什麼?叫煩惱,這個障礙把 智慧變成煩惱了,你看麻不麻煩!佛告訴我們,你要把煩惱放下了,智慧就現前了。煩惱, 自性裡頭沒有;智慧,自性裡頭有。現在煩惱代替了智慧,智慧在後面不起作用了,起作用 的是煩惱。三大類煩惱,見思煩惱、塵沙煩惱、無明煩惱,就是《華嚴經》上講的執著、分 別、妄想,執著是見思煩惱,分別是塵沙煩惱,妄想是無明煩惱。修行沒別的,就是把這三 種煩惱放下就是,你就恢復自性了,回歸自性了,你就圓滿成佛了。所以這是我們佛弟子一 生所希求的,我們的目標方向在此地。
第七,深心平等。深心,前面我們講過「直心深心大悲心」,菩提心這講過。那現在我們講 深心,我們沒有依靠這個經論上所講的,但是也沒有離開經論,經論上講的深心不好懂,那 我們要換一個方法,還是沒有離開經論,我們用《無量壽經》會集本的經題,那深心就在裡 面。深心是什麼?平等心就是深心,除平等心之外,清淨心、正覺心,你看經題上《佛說大 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十五個字,「清淨平等覺」就是深心,自受用。有自受用才 能夠真正利益別人,自己沒有得到佛法真實受用,你怎麼能教別人?所以自己求什麼?求清 淨平等覺。菩提心的體是直心,直心就是至誠心,我們今天講真誠,真誠是自性的本體;深 心是自受用;大慈大悲是他受用。我們用什麼心對自己,用什麼樣的心對別人,就是那個真 誠心。真誠心對自己就是清淨平等覺,真誠心對別人就是大慈大悲,菩提心圓滿的現前,所 以十信心才能圓滿,才能入住,超越十法界。住到哪裡?住到菩提心裡,這是理。事上呢? 事上是在華藏世界的毘盧遮那佛的實報莊嚴土,念佛的人到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的實報莊嚴土 ,這是真的不是假的。
菩提心的自性本體為直心,即真誠心
菩提心的自受用/對自己為深心,即清淨心,平等心和正覺心
菩提心的他受用/對他人為大悲心,即大慈大悲
第八,親近善友。具備前面七個條件,我們還要找增上緣,外面的力量來幫助我們,那是什 麼?老師。尋師訪友,要親近善知識,善知識很難遇到,遇到之後不可以離開,我們要得不 到老師的指導,這一生空過了。所以人生在世,兩個大恩人,第一個是父母,父母生我養我 ,我這個身命是得自於父母,沒有父母哪有這個身?所以人不能不孝順父母,不孝順父母就 是忘恩負義,果報不可思議。現在這個社會確實,自己發達了,享受五欲六塵,置父母不顧 ,不問他死活,這種人在今天社會有,而且不少。諸位想想,父母的心裡有多難過!這個跟 殺父殺母有什麼差別?那照佛經上來講,果報在阿鼻地獄,大不孝,罪很重,你給社會大眾 做了最不好的榜樣,不但是你個人,你影響到社會。社會確實有許多人看了你這個樣子向你 學習,也都不孝了,這個罪就重了,這個罪就是變成五無間地獄。第二個大恩人是老師,我 們的法身慧命得自於老師,對老師的孝順應該跟對父母是相等的,我們離開老師再不聞不問 了,這是對老師大不孝。對老師大不孝的那個罪跟對父母大不孝沒有兩樣。
佛教眾生,你看我們淨宗修學的綱領,總的指導原則是「淨業三福」,三 條。頭一條,「孝 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頭一條,頭一條前面兩句孝親尊師,現在人都 不懂得了,都不知道了。這個是今天世界,全世界社會動亂不安的第一個因素,就是現在人 不知道孝順父母、奉事師長,所以社會亂了。我們回頭再看看中國五千年來,這麼大的國家 ,這麼多的族群共同在這一個大地居住,幾千年來社會長治久安,生活過得的是幸福美滿, 靠什麼?就靠懂得孝養父母,懂得尊師重道。
很可惜滿清亡國之後,我們這個國家社會動亂,受外國人的侵略,我們看到外國,看到他們 的強盛,堅甲利兵,對自己傳統文化產生懷疑,把祖宗幾千年來的教誨疏忽了,我們去學外 國人。孫中山先生說得好,他那個時代,他常說,外國人跟中國人比,只有他們的科學我們 不如他們,機器不如他們,除此之外,我們沒有一樣不如人。他講的話是對。我們要學,學 外國人的機器,學外國人的科學技術;其它的不能學,學了問題就出來了。很可惜的,我們 到外國去,留學生把外國東西全盤接受了,把中國東西全否定了,我們今天吃到苦頭了。外 國現在社會發生問題了,找不到對治的方法,現在才開始到東方來學,要學中國的,要學印 度的,他們現在肯定中國人的智慧,肯定印度人的智慧。
對治今天社會的毛病,沒有別的,我這些年常常勸導大家,倫理的教育,道德的教育,因果 的教育,宗教的教育,能把這四種教育教學恢復,社會安定了,世界和平了,所有衝突都會 化解了。佛弟子要帶頭,先要表現出深心平等,自己要認真去學習清淨平等覺,親近善友, 親近善知識,《弟子規》裡面講的「親仁」,「能親仁,無限好」。親近善知識最重要的是 要遵守善知識的教誨,你才會有真實智慧,辨別是非善惡利害得失,你才有這個能力。
第九,心常柔和。這對什麼講的?它的對面就是浮躁。心浮氣躁,不但佛法你學不到,世間 法你也學不到,世法跟佛法都必須要在「心常柔和」你才能夠得到,這一條很重要。我們學 習不離開柔和,生活不離開柔和,工作不離開柔和,處事待人接物都不離開柔和,那你就是 佛菩薩了。我們看看佛菩薩他們真做到了。我們從哪裡學?從謙虛,中國的古禮裡面講「謙 卑」,自己常常要處在謙卑,尊重別人,這是世出世法學習的頭一堂功課。你看我們看《禮 記》,《禮記》前面第一句話說,「曲禮曰,毋不敬」,《華嚴經》普賢菩薩十大願王第一 願「禮敬諸佛」,這一條很重要。一定要學柔和,柔和能養心,能養生,身心健康,能養一 家,一家人柔和,家和萬事興;柔和能化解衝突,化解對立,讓一切眾生平等對待、和睦相 處,這就是極樂世界,這就是華藏世界。
末後一句,愛樂大乘。樂是喜歡,真正喜歡大乘佛法。湯恩比博士,這是英國人,上一個世 紀的,他在一九七0年代,我看到他的一些書,他說,「要解決二十一世紀社會問題」,這 是講整個世界的,「只有中國孔孟學說與大乘佛法」,這是一個世界上著名的歷史哲學家說 出這個話,真的,不是假的。大乘佛法的代表就是《大方廣佛華嚴經》。所以我們今天在此 地看到,善根深厚的菩薩,長時不退,常隨佛學,這個親近善友就是常隨佛學。行十信心, 十信心是所學的課程。信三寶常住,三寶是覺正淨。六祖能大師在《壇經》裡面講得很好, 他是替人家傳授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他不是這樣說法,他說「皈依覺,皈 依正,皈依淨」,後面他有個註解,「佛者覺也,正者法也,淨者僧也」,這個說法好,讓 我們不至於迷惑。覺正淨這個三寶叫自性三寶,是我們自性裡本來具足的,覺而不迷,正而 不邪,淨而不染,這是佛法修學總的指導原則,不論是哪一個宗派,不論是哪個法門,大乘 講的八萬四千法門,總的綱領就是這三句話。你怎麼修成的,那是方法,方法雖然很多,都 能達到,所以佛在《般若經》上講,「法門平等,無有高下」,重要的是契機,要適合我的 程度,適合我的根性,還要適合我現在生活環境,我學起來不麻煩,這就很容易成就。所以 有這麼多法門你可以自由選擇,選出來之後你就不要更改,不要看到這一門看那一門,那一 門看那一門,去做比較,他的比我高,他比我殊勝,我不如他,你要這樣想法你就生煩惱了 ,就不生智慧了。常常想著佛這一句話,「法門平等,無有高下」,要互相讚歎,我的根性 用這個法門,我自己想到我一定會成就,那我就選對了。
這麼多,不會選怎麼辦?佛很慈悲,給我們提了一份參考資料,在《大集經》裡面講的,佛 是這麼說的,說正法時期戒律成就,象法時期禪定成就,末法時期淨土成就,你看這個幫助 我們選擇提供這麼好的參考資料。什麼是正法時期?釋迦牟尼佛滅度第一個一千年,正法時 期;象法時期,是第二個一千年;末法時期是第三個一千年以後都叫末法。釋迦牟尼佛的法 運是一萬兩千年,正法一千年,象法一千年,末法一萬年,我們現在是在末法。世界一般大 家承認的,釋迦牟尼佛滅度到現在是兩千五百五十三年了,我們二00六年那一年參加國際 上一個活動,那是兩千五百五十年,再加三年,今年是五十三年,這是末法時期。那照中國 人的記載是三千多年,大概三千三十多年,都是屬於末法。既然是末法,釋迦牟尼佛這樣說 的,我自己也沒有智慧選擇,我就聽佛的話,選擇淨土,末法時期淨土成就。再看看佛的經 教,淨土宗經論最少,很適合現在人的需求,現在人怕麻煩,太多了受不了,淨土宗只有六 部經,五經一論,分量都不多。《大勢至菩薩圓通章》分量最少,只有兩百四十四個字,比 《般若心經》還少,《般若心經》兩百六十個字。所以五經一論合起來,現在印的是這薄薄 的一本,全都在裡面了。過去祖師大德常常教導我們,這六門課程裡頭你選一門就行了,一 門深入、長時薰修,老實念佛、求生淨土,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