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17日

淨空法師重要開示:一切時、一切處心中有佛,為真念佛


要了解這個問題,必須先要明瞭宇宙人生的真相,《地藏經》給我們講六道輪迴的真相,給我們講地獄、餓鬼道的真相,這裡面業因果報、理事性相都有說明,明瞭之後我們就有辦法超越,這是我們人生第一樁大事,算是你學佛真正成就了。在無量法門裡面,《地藏經》所提倡的念佛法門,唯有這個法門最有效果、最穩當、最快速、最方便,問題是我們要真念。真念是一切時、一切處心中有佛,這叫真念;真念不一定掛在口上。心如佛心,佛的心是什麼樣子?《金剛經》上給我們說得很好,「無住生心」,那就是佛心,無住是清淨,佛心清淨,一塵不染。惠能大師所講「本來無一物」,那是無住。生心是生大慈悲心,關懷一切眾生、愛護一切眾生、幫助一切眾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這是生心。生心跟無住同時,這裡面沒有分別、沒有界限,無住不礙生心,生心不礙無住,這是《華嚴經》上所講的「理事無礙,事事無礙」。我們凡夫的麻煩處,生心就妨礙無住,無住決定妨礙生心,我們去關懷別人,心就不清淨,要想心地清淨,那就絕對不要關懷、不要管人的事情,這是凡夫,二個不能合一。我們要學的就要學這個本事,這兩者是一不是二,關懷又清淨,真正做到理事無礙,事事無礙,這是我們要認真學習的。

事做得很圓滿,心裡面乾乾淨淨,一塵不染,為什麼?因為我們徹底明瞭「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金剛經》上講「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這現象怎麼現起的?《華嚴經》上說得明白,「唯心所現,唯識所變」,心、識都是自己,離開心識之外無有一法可得。這個理透徹了,你就能夠「在塵不染」,才能夠契入事事無礙。這要功夫,要在日常生活當中去鍛鍊,鍛鍊的時候就進進退退,進的時候是鍛鍊,如果一發現自己還有染著,趕快退回來,退到哪裡?退到無住;心定下來再試一試,試試不成功就退回來,慢慢在這裡求進步,菩薩三大阿僧祇劫修成圓滿就是這個方法。到真正能夠有把握保持清淨心不被污染,你才可以放手去幫助一切眾生,這通常是什麼境界?圓教初住以上;換句話說,十法界裡面的菩薩都還不行,都還常常照顧自己的清淨心。幫助別人決定不是清淨、平等、覺;換句話說,清淨、平等、覺是我們的依靠,是我們的底限。一旦發現不清淨、不平等,趕緊就回頭,這非常非常重要。自己實在沒有這個本事,老實念佛求生淨土,到了西方世界親近阿彌陀佛,再回來幫助眾生不遲,這是智慧的選擇。

所以這個地方勸勉我們,趁著自己身體健康強壯「自稱自念」,稱就是口念,念是心裡頭有,心裡面真正有佛叫念,念是今心,稱是稱名,是口裡頭念出來,稱跟念不一樣。稱跟念相應就有利益,稱跟念不相應,那就常講有口無心,有稱無念,口裡念阿彌陀佛,心裡面胡思亂想,有稱無念,這個不行。稱念合一就是心口合一,心口合一,那『獲福無量,滅無量罪』,名號功德不可思議。名號的功德在哪裡?全部的經文,名號是個題目。《無量壽經》,古人翻譯的五種原譯本裡面,有一種名字就叫《大阿彌陀經》,所以阿彌陀佛這個名號是經的題目,他的功德全部經文所說的。念這句名號心裡面就要想到這部經裡面的教誨,佛給我們講的道理,給我們說的教訓,教我們怎樣生活、怎樣處事、怎樣待人接物,一句名號統統想起來,這才管用。如果單念這一句名號,跟自己生活言行毫不相關,那這個名號就沒用處,正是古人所講「喊破喉嚨也枉然」!念佛古大德常講要相應,「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什麼相應?跟經義相應,你念這一句阿彌陀佛,跟《彌陀經》經義相應,跟《無量壽經》經義相應,這叫真念佛,所以他真的得福、真的滅罪,福報真是無量。

這個地方一絲毫誇張都沒有,句句說的是實話,我們讀了、聽了不相信,是因為你自己不會念,你念的不相應。果然相應,你看到這個經文你就會相信,你不會懷疑了。這是在無量法門裡面,這個法門特別殊勝,為什麼?這個法門是個圓滿的法門,一稱佛,無量無邊的功德都在其中,一分缺陷都沒有;學其他的法門功德固然很大,裡面還是有缺陷,不能包括這麼完整,一稱佛這是圓圓滿滿的包括了。